齐鲁网·闪电新闻8月12日讯8月12日,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——莱芜区专场,重点介绍莱芜区依托项目提升年,筑链强基、创新驱动、优化服务,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内容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济南莱芜高新区确立汽车制造、医药制造为主导产业,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特色产业,2024年,完成规上工业产值722.9亿元,增长6.2%。
莱芜高新区党工委委员、管委会副主任林飞介绍,莱芜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,总面积116平方公里,园区先后被认定为山东省“科学发展园区”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”“知识产权示范园区”“工业互联网园区”,入选全省首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,2025年1月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“绿色工业园区”。
坚持创新驱动,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。加强创新企业培育。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2家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4家、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,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37家、省“瞪羚企业”40家、省单项冠军企业13家。泰禾生化有限公司荣获全国“科改示范企业”,上榜全国农业企业500强。加强人才引育。积极推进与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联合共建,与山东大学、齐鲁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开展校地人才合作共建,联合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山东省首家低空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,引进建设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莱芜校区项目,拥有省级研发平台53个,市级研发平台86个。优化科技孵化体系。依托国家级孵化器,探索建立“创业苗圃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—专业园”全过程、全要素孵化培育体系,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5家,引进中关村智能制造促进中心等创新创业型项目和研发机构150多家,众创空间入驻孵化苗圃型创客项目21个。近三年来争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4个,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3个,立项省、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35个。
坚持改革赋能,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。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。莱芜高新区入选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,共有600多家企业注册入选评价体系,其中6家企业获得全国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前500强。利用创新积分为企业融资提供信用保障,累计为园区企业发放贷款5.42亿元。改革项目推进机制。雷火竞技梳理出项目从拆迁清障到落地投产5个阶段45个环节,设计制定全套“项目落地流程图”,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,压茬推进项目立项、区域环评、规划设计方案审查、土地招拍挂等前期工作,极大缩短建设周期。高新区管委会被授予“济南市抓项目、促发展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。积极推行网格服务,抽调专人针对重点企业项目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,建立助企帮扶“十项机制”、“项目管家”等工作机制。在全市率先为初创企业提供免费增值服务,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进厅率、可网办率、全程网办率均达到100%。
坚持绿色低碳,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。以技术改造降能耗。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一对一诊疗服务,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降成本、减能耗。近三年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从3.8吨标准煤/万元降低至2.6吨标准煤/万元,累计下降32%。以数字经济促转型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窗口机遇,推动企业建设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。园区现有山东省数字经济“晨星工厂”23家、山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5家、省数字化车间3家。宏济堂中药生产项目,采用“5G+工业互联网”智能技术,致力于打造全省首家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的中药生产智慧企业。以绿色发展做底色。现有省级绿色工厂4家、市级绿色工厂28家、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。积极引导企业按照国家级绿色工厂标准进行绿色改造,组织开展绿色产品、绿色产业链申报、认定。通过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协作,推动关联企业资源利用高效化、环境影响最小化,带动链上企业绿色低碳发展。
家长发视频质疑校服质量被拘7天,执法者违法岂能“罚酒三杯”,应彻查原因追责到人